品味端午文化 煥發時代氣象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又是一年端午到。劈波斬浪的龍舟、軟糯可口的粽子、造型精巧的香囊……歷經千年歲月、跨越時代變遷,端午節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情感與深厚的歷史底蘊。今年端午節,多地借助豐富的形式,重拾熟悉的味道,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體會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品味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6月9日,市民在河南省濟源市下冶大嶺艾文化節上選購艾草、香囊等,迎接端午節到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紀念屈原 鋪就文化底色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最為人熟知和接受的,正是紀念屈原。屈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紀念屈原,為端午注入了鮮亮的文化底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一生愛國憂民、堅持真理。直至今天,這些品質已成為華夏兒女共同的文化特質與價值追求。
今年端午假期,多地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紀念屈原,以節日的儀式感涵養家國情懷。6月7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在湖北省秭歸縣開幕,以藝術形式創新演繹“燃燎祭天、苞茅縮酒、樂舞迎神”等古楚祭祀儀式。此外,四川省雅安市舉辦“與屈原時空對話書法作品征集活動”,鼓勵大家提起筆,書寫自己喜歡的屈原的作品。重慶市渝中區舉辦“詩歌+戲劇”賞讀賞演活動,在瑯瑯的詩詞聲中與市民和游客共迎端午佳節,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傳承民俗 激發經濟活力
歷史歲月的沉積,讓端午節擁有著旺盛且強大的生命力。作為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習俗眾多,可謂文化的盛宴,生動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
端午時節,天氣炎熱,古時的人們往往會在此時節飲雄黃酒、佩戴香包,并在門前懸掛菖蒲和艾草,以求“驅五毒”“祛百病”。這樣的傳統習俗,體現了古人應對天時物候的經驗智慧和祛病消災的淳樸心愿。
購物平臺上,南瓜、荷花、元寶等小巧玲瓏的各式香囊琳瑯滿目,由菖蒲、艾葉與其他花草搭配而成的新式花束令人眼前一亮……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潮盛行,今年端午節期間五彩繩、艾草、香包香囊等既保留傳統元素、又融入現代審美的節日周邊產品供銷兩旺,給人們帶來新鮮感、文化味,持續激發節日經濟的澎湃活力。
別開生面 融入時代魅力
江河湖泊之中,百舸爭流,鑼鼓喧天,岸邊助威聲如山呼海嘯。端午節期間,古老的習俗“龍舟競渡”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龍舟競渡與當代體育賽事的結合,不僅推動了包括龍舟制作技藝在內的多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也使端午節成為我國最具“體育精神”的傳統節日之一。
傳統節日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堅持守正創新,就能打開新的空間,創造新的可能。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打造承載文化傳統和節日內涵的時代載體,是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重放光彩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龍舟競渡逐漸成為許多民眾熱衷參與的端午活動,越來越多的人拿起船槳,體驗一下“百舸爭先”的樂趣。此外,減脂、減糖、減鹽的粽子因其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健康飲食的追求,也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如今,內涵不斷豐富的端午等傳統佳節依然是中華文化的醒目符號。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傳統節日定會在新時代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