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鐘演出如何讓觀眾“破防”?揭秘《偉大征程》臺前幕后故事
鳥巢上空,綻放的焰火化作“100”的紀年字樣;舞臺中央,紅衣青年組成熠熠發光的黨徽;觀看臺上,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響徹夜空……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盛大舉行。
黨的生日,也是人民的節日。《偉大征程》文藝演出于7月1日正式播出后迅速“出圈”,“百年初心映黨旗”“他看見了”“強軍戰歌太燃了”等詞條頻上熱搜。近日,《偉大征程》文藝演出總導演陳維亞、副總導演田沁鑫及演員張桐、黃軒、佟麗婭回顧創作過程,講述演出創意亮點和臺前幕后故事。
演員:百年盛典 與有榮焉
7月2日凌晨,在戲劇與舞劇《破曉》中扮演李大釗的演員張桐貼出了一張“李大釗”望向煙花的背景圖,深情寫道,“先生,‘我’替您看到了。”
當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畫面在舞臺上重現,這一幕再次深深打動了熒屏外的觀眾,大家紛紛表示,“南陳北李破防了”“看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站在舞臺上那一刻,我的心情格外激動。”張桐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感慨道,“聽到臺下陣陣歡呼聲和掌聲,我知道,大家把最真摯的愛獻給了守常先生(李大釗)和仲甫先生(陳獨秀)。”
據張桐回憶,這次排練及演出,他與于和偉使用了《覺醒年代》中的服裝和道具。化妝、造型完畢之后,兩人很快進入了“南陳北李”的狀態,配合也十分順暢。“陳獨秀和李大釗,這兩個角色對我們來說,印象太深刻了,也太重要了。我們始終沒有忘掉演繹他們的那份感受。”張桐說,演繹革命先驅的過程,也是重溫黨史的過程。通過李大釗這一角色,他深刻體會到了共產黨的偉大,也被革命先驅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激勵著,“作為文藝工作者,希望在未來塑造出更多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
同樣,在《山海情》“續集”《小康之家》中扮演馬得福的黃軒看來,這次演出經歷也令他十分難忘。
“大家每天都在一起排練、聊天,結識了很多老藝術家和新朋友,很開心。”黃軒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我們再現了閩寧鎮的故事,當我說出那句‘我們終于擺脫貧困了’,我的內心是激動的,這句話包含了太多、太多!”
回想當天的演出經歷,黃軒依然心潮澎湃,“最后當全場一起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身邊的每一人也是如此。祝福我們偉大的黨百年華誕生日快樂,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情到深處自動人。在《人民至上》中出演抗疫醫生的演員佟麗婭,以真誠自然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她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能參與這場盛會就是最大的光榮,“半個月的封閉排練,通宵達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著熟悉的舞臺在電視中呈現,我依然會激動得淚流滿面。感謝所有在一起奮斗的伙伴和戰友們!”
主創:科技藝術結合 答好百年考卷
燦爛的焰火點亮夜空,點點星火匯聚成黨徽。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偉大征程》文藝演出通過融合渾厚大氣的藝術表達與聲光電的高科技效果,為全中國人快速翻閱了中國共產黨跨越百年的雄偉史冊。
陳維亞說,《偉大征程》的主線是中國共產黨輝煌卓越的百年奮斗史,主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黨就在人民心中,我們用了戲劇、歌唱、情景歌舞等藝術形式和很多高科技手段,來表達黨和人民之間的親密關系。”
此次演出,國家體育場首次架起長達180米的巨型屏幕。田沁鑫表示,“超大的屏幕可以更好地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光輝歷史畫卷,此外新技術的使用可以助力晚會的藝術表達,為晚會的創作提供了更寬廣的想象空間。”
那么,如何在國家體育場偌大的空間里,展現演員細膩的戲劇表演呢?經過反復討論,導演組決定做一次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創新——多機位、多角度即時拍攝。在世界戲劇舞臺上,即時拍攝已有所應用,但在廣場化的大型演出中應用這項技術,《偉大征程》仍是首創。
據田沁鑫介紹,相對于空間有限的劇場舞臺,在鳥巢的舞臺上進行即時拍攝并同時投屏在舞臺后方的大屏幕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為此,主創團隊成立了“攻堅克難小組”,通過技術解決延時問題和畫質問題。由于“攻堅克難小組”的視頻測試都在夜晚進行,大家沒日沒夜地干了8天,才終于解決了所有技術問題。
在排練過程中,田沁鑫曾不小心摔傷。她一面忍受著疼痛,一面思考“從1921到2021之間的關系”,“想到黨的一百年的歷程和砥礪奮進的精神,我心中也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中國戲劇表演,通過5G傳輸,首次以即時拍攝、瞬時剪輯、現場投放的方式,投屏在國家體育場超大屏幕上。”田沁鑫說,“難忘戲劇視頻組200余人晝夜奮戰,科技攻關的精神,為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審美努力,為《偉大征程》文藝演出中的戲劇增色,向建黨百年華誕致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