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再现,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91精品国产免费青青碰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文旅·體育

老莊思想的時代價值

2024年12月21日08:4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老莊思想的時代價值

   德國學者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一書中談論老子思想的獨特性時,特別指出:“從世界歷史來看,老子的偉大是同中國的精神結合在一起的”,“跟人類社會上所有最偉大的哲學家一樣,老子并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已知的事物上,而是從統攝中捕捉著思考的源泉。他那延伸至最深處的思想真可謂統攝”,“老子的道乃是在超越了所有有限性時達到的最深層次的寧靜,而有限本身,只要它們是真實的、現時的,也都充滿著道。這一哲學思考便活在了世間,進入了世界的根源之中”。(卡爾·雅斯貝爾斯:《大哲學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1月,第780頁)老子的思想既進入世界的根源之中,也活在人間。兩千五百多年來,老子的思想就像取用不竭的泉水,給各個時代、不同階層的人以精神的滋養與智慧的啟迪,蓋因老子思想中蘊含著歷久而彌新的時代價值。

  “上善若水”之“水德”

   老子以“水”來喻“道”。《老子》第八章寫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章,全面介紹水德,“水”在道家學說中是非常被看重的,我們甚至認為道家就是以水作為自身品德氣質的象征。比如我們說儒家用玉來代表君子溫潤如玉,佛家用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來代表出世與入世不二,而道家就以水作為品格精神的典范,水是道家精神氣質的體現。

   我們都知道“上善若水”這句話,那么,水之“上善”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是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水四處流溢與無意識地給萬物以生命的意象,在《老子》中有明顯的體現。其云‘上善若水’,水,這里等同于‘道’,被稱作‘上善’。”(艾蘭[Sarah Allan]:《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第35頁)其次,水停留在卑下的地方。別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水去;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水做。“道”就是這樣。

   接著,本章列出了水的七種德行:

   善于選擇居處的地方。水是液態的,進入圓的容器,它就成為圓的;進入方的容器,它就成為方的。遇到阻礙的時候,它就停下來等著;能走的時候,它就向前走;直著走不通的時候,它就繞著走。

   心思善于保持沉靜。水的心是安靜的,寧靜清澈,映著天空日月,順著陰晴四季。不急不躁,自然從容。

   待人真誠仁愛。水是善于以仁德愛人的。可見,老子倡導仁,并不反對仁。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仁”字出現于《尚書·金縢》中:“予仁若考。”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仁愛如同先王”。可見“仁”的思想早在西周初年就有了,遠早于老子和孔子的時代。《詩經》中也有兩處寫到“仁”,指溫厚、慈愛。

   善于守信。水雖然無欲無求,寧靜內斂,自然而然地流動,但它有著堅定的目標,那就是流向大海,這個目標從來不曾放棄,無論經過多少曲折與險灘,無論需要多長的歲月,它矢志不渝,所言必信。

   為政善于精簡處理。水不需要做繁雜的裝飾,不需要加入任何顏色和味道,它用最簡約、最本質的方式處理事務。

   善于發揮所長。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是水的風格。

   行動善于掌握時機。

   以上所述是“水之七德”,如果能夠仔細體會,并向水學習,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會大有禆益。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多重沖擊與考驗,我們當代中國人中的大多數對于自己的傳統經典是陌生的,尤其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我們問年輕人讀過《道德經》嗎?很多年輕人會回答說“沒有讀過”。其實,古老的《道德經》具有強烈的時代價值,可以給年輕人很多的人生啟迪。

  《老子》“動善時”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時”。

   水之七德的第七德就是“動善時”,非常重要。無論是《老子》、《莊子》還是《周易》里面都強調這個“時”。儒家的孔子被孟子稱作“圣之時者也”,可見無論儒家道家,對于“時”都非常重視。

   《老子》中“時”的概念只出現了一次,就是第八章中講“動善時”,意思是行動要把握時機。“時”的觀念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人在選擇做決策時,是動還是靜?是進還是退?是用還是舍?是行還是藏?關鍵就在于“時”。在《老子》中,水是知“時”的,當行則行,當時則止。

   在《莊子》書中,“時”出現四十七次之多,而且很精彩。莊子講到兩句話,叫作“一龍一蛇,與時俱化”“一上一下,以和為量”。龍跟蛇一顯一隱,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時機,一上一下,一前一進,要以和為量。所以,這里面是關于“時”的動靜關系,掌握時機與否,利害攸關,這個非常重要。《莊子·山木篇》說到兩件事,一件是樹木因為其不成材而得以保全性命,沒有被砍伐而得終天年。另一件是主人殺雁以待客,家中那只不會鳴叫的雁被殺,因為不材而被殺。弟子就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日主人之雁,以不材而死。老師,人生要成為材還是不材?莊子說還是介于材與不材之間吧,走中道的意思。

   黃老道家也非常重視“時”,比如稷下道家作品《管子·白心》開篇:“建當立有,以靖為宗,以時為寶,以政為儀,和則能久”。《管子·宙合》中已提出“時則動,不時則靜。”所以,“時”在道家學說中很重要。

   老子的“動善時”與《周易》中的“動靜不失其時”可謂一脈相承。“時”在《周易》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這個“時”不是一個單純簡單的時間概念,而是指外在條件綜合形成的情境或客觀形勢,表示時態、時機、時運等。人的行動是否符合當下情境?在這個時態下是否可以做到與時偕行、通曉時務?以此來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叫做“動善時”。《周易·彖傳》強調:“損益盈虛,與時偕行。”什么時候損?什么時候益?要根據盈、虛來進行判斷和調整。因此,這是最考驗決策者的素質和能力的一德,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還要有一定的預見性,要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權變,這一德貫穿運用于前面六德之中,以這一德來調節和輔助前六德,這是需要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具備的能力,對于“時”的把握可以說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動靜相養 虛實相涵

   《老子》書中非常注重剛柔的問題。老子思想中“虛實相涵”“動靜相養”“進道若退”“禍福相倚”“有無相生”“陰陽相和”等觀念,可以指導和幫助我們面對人生的起伏與榮辱,開闊我們的心胸。王維的詩寫道:“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以超然達觀的心態看待我們所遭逢和經歷的一切,世上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子看問題往往一句話,正言若反,有的時候你要從對面來看,或從長久來看,那就是“反者道之動”;有時候要轉個彎兒來看,那就是“曲則全”。

   《老子》第十五章寫道:“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老子描寫體道之士心性修養的功夫,“濁”是動蕩的狀態,體道之士在動蕩的狀態中,透過“靜”的功夫,恬退自養,靜定持心,轉入清明的境界,呈現了一種動極而靜的生命活動過程。而在長久的沉靜安定之中,體道之士又能生動起來,趨于創造的活動,呈現出另一番靜極而動的生命活動過程。動、靜之間,透露著“動靜相養”的辯證思維。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很欣賞《老子》中動靜相養的思想,他請人把這兩句話寫下來,掛在他的山莊書齋的墻壁上。

   《老子》第三章寫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本章的“虛”是遼闊、開朗的意思。“虛其心”教人心胸開闊,“虛”是修養與認識方法上的重要功夫,與老子在形而上學的層面講的“無”體用一貫。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描述主體透過修養功夫所達到的開闊的心靈境界,這一排除了主觀情欲與知見的澄明狀態,同時正是認識“道”的路徑。“虛其心,實其腹”語句中的“虛”“實”相對,更成為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范疇,并發展出“虛實相涵”的重要命題。如《黃帝四經·道原》所說:“知虛之實,后能大虛”。此后,經過魏晉、宋明的發展,至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實不窒虛”“虛之皆實”(王夫之《思問錄·內篇》)的觀點,更具體地說明“虛”“實”交互為用的辯證關系。如果能夠領悟“虛實相涵”的意蘊所在,對于我們現代人的修養功夫和精神境界都將有極為有益的提升。

  歷史的連續性和時代的關聯性

   中國歷史從古至今,有常有變,其內在的歷史連續性是常,時代的關聯性是變。《老子》第十四章指陳了“執古御今”的歷史連續性: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十四章)

   本章的“執古御今”和第二十一章的“自今及古”,都既有歷史意義,又有時代意義。以六經與老、孔的關系為例。孔子編定六經作為授徒講學的教材,在了解古代文獻的歷史意義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回應時代的現實議題,這樣便是“執古御今”的具體運用。與此同時,不只有孔子進行了這樣的“執古御今”,《詩》《書》《易》對于老子也產生了隱含性的影響,尤其是易學與老子的辯證思維有著緊密關系。老子與孔子,都在對歷史的反思與借鏡中,展露出他們洞察事理的眼光與智慧。

   《老子》第二十一章,是與十四章有著重要呼應的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前面第十四章是“執古御今”,而這一章“自今及古”,這兩章互相呼應。在和西方思想的對比中,方東美先生注意到:“中國哲學的傳統,自先秦、兩漢以至于漢唐、宋明,都有一個共通點,這個共通點,用司馬遷的話來說,就是‘究天人之際’。另一方面,無論是哪一派的中國哲學,都不像西方的思想,往往是以個人為中心,而后各自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系統。……這在中國哲學可沒有這一套,我們又可以用司馬遷一句話來說,就是‘通古今之變’。這個‘通古今之變’,就是一切哲學思想。無論是個人的、學派的,或是產生自任一時代的,都要表達出這種‘historical continuity’——歷史的連續性,要與其他各派的哲學思想發展,彼此呼應,上下連貫,形成時間上的整體聯系,絕無所謂思想的孤立系統。”(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因此,我們看到第二十一章,講到了中國哲學時間上的整體聯系,沒有所謂的孤立思想系統。

   哲學是什么?其根本的關注點就在于對天人關系和古今關系的探究,我們可以借用司馬遷所言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老子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強調古和今的關系,既要知“常”,又要達“變”,所以會講到歷史的連續性和時代的關聯性的問題,常與變是相反相成的關系,所以,我們既要有文化傳承,有文化自覺的主體意識,也要適應時代而有所創新。

  多維視角和單一化思考

   多維視角、多重觀點,這個觀點是尼采提出來的。從尼采回看兩千年前的莊子,他也是多維視角、多重觀點來看問題。比如莊子的《齊物論》:“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恢詭譎怪,道通為一。”“恢詭譎怪”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獨特性,他的殊異性,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我們要欣賞別人的長處,要打掉以個人自我中心、宗族自我中心,甚至是民族自我中心的這種傲慢與偏見。

   人類歷史上,哲學派別很多,往往是單一化的思考線索,單向度的視角看待問題。老、莊道家則是從多維視角、整體宏觀和不同角度來看問題。這個議題在哲學上依然很重要。在我們的這個地球村里,很多歷史和現代事例都可以給我們一個參考,來討論這個議題。整個一個地球村,有不同的文化、民族,不同的價值取向。我們要以多維視角對這種單一化進行重新思考。

   當前,我們的國家正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建構一個命運的共同體。那么建構命運共同體,必然是要用一種開放的、包容的、大家共融共存的這樣一種思維,才有可能建立。這就提醒我們,在當下這樣一個時代,大家整個地球村應該是放下各種偏見,放下單邊思考,放下那種只是考慮自身的利益和只是站在自己的文化視角考慮問題,應該放下這樣一種偏見,敞開心胸。《老子》六十一章說,“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兩者各得其所欲”。這就是轉換視角看待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問題。

   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不能形成這樣的命運共同體,那么,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人類所制造的武器足以毀滅地球若干次,在人類掌握了極大的武器科技力量的情況下,需要文化之柔對科技之剛進行一番統攝和化解,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用什么來鎮?用什么來化解它?用“無名之樸”,用素樸、自然,用回歸到人的本心,實現彼此之間的和諧、柔和,善利萬物。

   有了這樣視角和文化胸懷,才可能真正給人類一個共同的未來。否則,人類如果沒有這樣一種智慧的話,再繼續這樣爭斗下去,帶來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這是需要我們覺醒的一個時代。

   《莊子·齊物論》也充分展示了多維視角。莊子不但有“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而且主張“天樂”“人樂”“心樂”。我們的老、莊思想,具備這樣一種內在文化基因、文化功能,這樣一種多維視角,這種和諧的文化品格,可以給我們全人類帶來和諧、帶來福祉。(作者:陳鼓應,系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

(責編:喬業瓊、申佳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