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冬奧會第一塊“金牌”成色更足
2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涂曉東在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5年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冰雪運動正在成為中國老百姓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中國“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是北京冬奧會給予全球冬季運動和奧林匹克運動的最重要的遺產,可以說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塊“金牌”。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被稱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第一塊“金牌”,足見實現這一目標的重大意義。一屆偉大的運動會,絕不僅僅是看比賽這段時間,也不僅僅是看賽場上運動員表現,而是由時間上的前后、空間上的里外共同組成的,其中一個重要評價指標就是看其帶動作用。
回望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金牌,也不僅僅是文化自信,還有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開展。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邁向現代化新征程,同樣需要發展現代化的全民健身事業。正如涂曉東所說,“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鄭重承諾,既是中國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重大貢獻的大國擔當展現,也是根據中國經濟水平和全民健身需求做出的群眾性運動的戰略部署。
事實證明,中國做到了。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
“冰雪運動熱起來”只是一個開始。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不是句號,而只是逗號,后而還有著無數的省略號。進一步提升冬奧“首塊金牌”的成色,也成為重要而且迫切的話題。前進的道路既有著無限的機遇,也有著不小的挑戰,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與其他冰雪強國相比,和我國的夏季項目相比,我國冰雪運動存在競技水平不高、群眾參與面不廣、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不足是差距,也是潛力,意味著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發達的冰雪運動必須建立在科學運動的基礎上,這涉及到大量專業場館的建設和專業人員的培養,也必然涉及到運動費用的問題。尤其是由于地區特點,冰雪運動存在南北不平衡問題,相對而言,在南方參與冰雪運動的費用更高。一個現實問題是,拿什么去承接不斷升騰的公眾參與熱情?
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明確表示,利用中央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公共滑冰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可以肯定的是,在北京冬奧會的推動下,各個地方會積極行動起來,加大公共資金投入,大力發展冰雪運動,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但發展冰雪運動是全社會的事,社會資本也應該深入思考發展的方向,把門檻降低,努力吸引更多人參與,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對冰雪運動的需求,而不是把冰雪運動包裝成“貴族運動”,因為高收費而把大眾阻擋在門外。
一屆成功的運動會,一定是全方位、跨時空的。相對于在賽場上取得的運動成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塊金牌的含金量一點不低,甚至更足。讓冬奧“首塊金牌”的成色更足,精彩的種子已經埋下,會在春天里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